科普:“孕期胆汁淤积症”影响因素及治疗手段
孕期胆汁淤积症又叫“妊娠期胆汁淤积症”、“OC”或“ICP”,是胆汁分泌异常导致胆盐堆积的疾病。这种妊娠期疾病会影响孕妇的肝脏,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孕期胆汁淤积通常表现为孕妇无缘由的皮肤瘙痒,这种瘙痒通常从手掌、脚掌开始延伸至远端,到了夜晚更是瘙痒难忍,常常导致孕妇失眠易怒。而且,ICP最大的威胁是可能会致使胎儿宫内缺氧,导致早产或死胎。因此孕期胆汁淤积症可大可小,大家一定不可掉以轻心。推荐阅读:孕期胆汁淤积症,危害不止是“痒”
不过,事出有因,任何疾病都是有其发病缘由的,胆汁淤积症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未确定,但是医学上经过相关研究后,总结出了导致胆汁淤积症的三大因素。
三大因素,导致胆汁淤积症
激素因素
研究发现,胆汁淤积症主要是由患者肝脏对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过度敏感和反应异常而导致的。研究也表明,孕激素在胆汁淤积发病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胆汁淤积症患者体内孕激素的代谢较正常妊娠者有明显差异,因此孕期胆汁淤积症状与口服避孕药后引起的胆汁淤积症状类似,而且患过胆汁淤积症的病人,即使康复后,如果再次服用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再次引发ICP。
遗传因素
有报道显示,有些家庭中,一家六代中有五代出现ICP。这表明胆汁淤积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即此病和遗传有关。如果是两姐妹,其中一人患有孕期胆汁淤积症的话, 另外一人患病的几率到达80%以上。因此,如果家族有胆汁淤积症病史的,应该格外重视。
还有报道显示,孕妇年龄和孕期胆汁淤积也有很重要的关联。20—25岁孕妇发病率为6%左右,25—30岁孕妇发病率为7%左右,30岁以上孕妇发病率为13%以上。由此可以看出,30岁以上孕妇患胆汁淤积症的几率大大增高。所以——生娃要趁早啊!
地区因素
根据世界范围的调查发现。世界胆汁淤积症高发的地区中,智利最高,约为12%—22%,其中以印第安混血儿最高。玻利维亚为9%,瑞典为2%—3%。而就我国而言,上海、重庆、成都等地的发病率也有差异,分别为2%—5%不等。可以看出,胆汁淤积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它很可能与地理因素有关。
其实,虽然胆汁淤积症危害很大,但是只要在孕期通过药物治疗,加强监控,是可以控制病情并保母子平安的。

常用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治疗胆汁淤积症常用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这种药物可以消除或减轻瘙痒症状,并使肝功能和胆酸恢复正常指标。另外,地塞米松也是产科考虑使用的药物,由于这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因此使用时要密切观察孕妇身体状况。
加强产前监护
一旦发现自己患有胆汁淤积症后,除了按医嘱进行用药外,还应该加强产前监护。从怀孕34周开始,每周进行NST试验,因为NST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可作为预测ICP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孕妇还应该养成在家数胎动的习惯,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小时。此外,加强胎儿电子监护及腹部B超检查,也可以检测胎盘功能与胎儿情况。
患上了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应该增加休息,睡觉时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供氧,这样可以改善胎儿缺氧的状况。此外,孕妇还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产后出血。孕期内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孕妇保健品,当然,这需要参考医生或专家的意见。
适时终止妊娠
如果ICP患者出现黄疸,且胎龄达到36周以上,或妊娠足月胎肺成熟,就应该适时终止妊娠了,当然,如果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或胎盘功能明显减退的话,就必须马上终止妊娠了。
对于生产方式,医生一般建议ICP患者进行剖宫产,因为经过阴道分娩会增加胎儿宫内停留的时间,加重胎儿缺氧,严重的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各位孕妈妈们,孕期胆汁淤积症不可小觑,如果你出现非皮肤病的皮肤瘙痒,甚至出现黄疸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哟。
推荐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