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Bath】大理石构筑的英伦范儿——巴斯

【Bath】大理石构筑的英伦范儿——巴斯

前有简·奥斯汀,后有巴斯大学。前者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个中翘楚;后者作为为联合国译员的摇篮,一直是学习翻译的殿堂。巴斯,这个被提及无数次的名字,在来英国之前我就已经牢牢记住了。事实上,本打算2013年11月底就与好友一起造访巴斯,但是论文的一盆冷水将我当时躁动的心浇了个透心凉,晚晚失眠,天天缺觉的状态让我根本没有心情再去想旅行的事情。于是一拖再拖下,等到我们终于成行,已经是圣诞节前三天了。

巴斯离伦敦并不算远,从吉尔福德出发,在雷丁转一次车继续向西行,到达目的地全程只用了三个小时。英国的乡村风光大致都差不多,巴斯却很不一样。随着火车渐渐西行,一幢幢英式红砖小屋被一片片白色房子取代,灰瓦白墙在利剑般穿透乌云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原来这就是巴斯!那些白色房屋全都取材于大理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巴斯城内几乎全部建筑都是由大理石构筑。

bath

史载巴斯建城于公元43年,罗马人将其命名为Aquae Sulis, 即“浴”,Bath为拉丁语到英语的直译,后根据英文音译为中文“巴斯”。朋友常笑言能去洗澡大学也是种福气。我想说,若巴斯真被前人翻译成“洗澡”,我们能知道的故事也许会多得多。就像“伦敦”,总让人联想到某位宋代道学家的日记。话说回来,两千年前罗马人不仅把地中海当做了自己的小澡盆,还把此地当做了澡盆外的泉眼。直到今天,到了巴斯如果没有去泡一泡温泉就好比“不到长城非好汉”。罗马人用大理石建造的第一大罗马浴场至今犹存,白色穹顶圆形立柱,外观不过是众多恢弘建筑的一隅,但是真要近距离从内部观赏,气势堪比西安临潼的华清池。

走出巴斯火车站那一刻,英国那惯有的的阴天来迎接我们,空气中弥漫细密的水汽,沾湿了平滑的石板地,让人不得不叹一句:“又下雨了。”从火车站出发,我们一行穿过巴斯的市中心到达集合地点,不过短短十几分钟,蒙蒙细雨已经变成了瓢泼大雨。雨水裹着狂风,把每个人都浇得哇凉哇凉的。巴斯之行第一站是城郊的巨石阵,天气如此这般,玩心顿时大打折扣。巨石阵不算远,车程约1个小时。一路上司机身兼解说员,可惜我看草地看羊群,虽然听懂了英文却也不走心,他的介绍被我记住的不多。我们途经很多庄园,听司机说它们当中落成时间最早的距今也有快三百年了,在他看来唐顿庄园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从某一处建筑开始,白色消失,红色登场。据说那是因为大理石用光了。可见建筑不仅是凝固的艺术,还是凝固的时间线。

bath

虽然时间过去两百年,巴斯的乡村却还跟简·奥斯汀笔下描述的别无二致;车行乡间,好像在为我一幕幕还原电影和小说中描摹过的画面。说到电影就插一句题外话,论镜头还原度,我看过的电影中当推乔·怀特导演的《傲慢与偏见》。虽然电影叙述本身饱受诟病(我也是吐槽党),但这个年轻的英国导演将镜头语言的美感挖掘到极致,即使是穿过院子的一头猪也充满了英国田园安闲的感觉。巨石阵就坐落在这么一片让我内心不多的文艺情怀激荡又翻涌的草场上(天知道,英国文学史测验我唯一那满分的那次考的就是简奥斯汀!)。想到伊丽莎白徒步30英里去探望姐姐,走过这么大片草地时不远处还有笼罩在清冷晨雾中的树林,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好似一个明证,就好像英国原就该这样含蓄又清高地美。

可惜大概是出门前有谁默默拜了雨神,我们在市中心遇上瓢泼大雨还嫌不够,到达这片无遮无挡空旷的草地之后,狂风卷着暴雨几乎都要淹没人的视线。我们直接放弃使用雨伞这脆弱的东西。事实上因为天气实在太恶劣,我们一行在巨石阵前停留的时间不过五分钟,真正做到了下车拍照上车睡觉。下一班摆渡车里有个英国姑娘,人都到了巨石阵跟前,却对台风样的鬼天气望而生畏,死活不肯下车,干脆就跟着我们这拨人直接打道回府。回到接待大厅时大家都水淋淋的,尽管没人提议,所有人齐齐进了咖啡店。还好,散发着浓浓奶香的洋葱芝士酥饼和热气腾腾的卡布奇诺终于让人身上有了一点暖意。难怪临行前来过巨石阵的朋友还帮我们算上了咖啡钱。要知道,巨石阵一年当中大概有四分之三的天气都是这样冰风冷雨,一杯咖啡一块热茶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bath

离开巨石阵到达Lacock村时不过是下午四点,但恰巧撞上了冬至,虽然时间还早,天却黑了个透。村子虽小,风景却美。BBC那版被奉为经典的《傲慢与偏见》在这里取过街景,哈利·波特父母那座被赤胆忠心咒保护的小屋也坐落在村子一角。电影《哈利·波特》在此取景之前,这里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村里不过数百户人家,彼此相熟。代代相传至今也已经好多个世纪。哈利波特小屋旁边是家手工艺品商店,店主是个老头。尽管上了点年纪,他的记性却不错。对于过去的轶闻,他倒是乐于跟我们摆一摆。

“……我的祖父曾经将许多人流放到澳大利亚去拓荒……”,老头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这不是你的错,你没必要自责。”立刻就有悉尼来的帅哥宽慰他。

“我知道,这可不是我的错……我卖这些瓷器也做些慈善……”他还专注地看了看接话人的眼睛,颇为自负地讲:“看看你的眼睛我就知道你打哪儿来……”

这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倒是让我想起了徽州古城。原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倒也不独是中国那些有名的古镇。村里还有家乔治酒吧。我们从瓷器铺出来就进了这儿。老板娘和司机大叔也是老相识,爽快地答应让我们在酒吧里暖暖身。那会儿适逢圣诞,圣诞节特供的Mulled Wine(玛德酒,我超爱喝的好嘛,就是酒量太差,一杯上脸两杯犯晕)3.5镑一大杯;壁炉旁边的位子似乎早有人预定,墙上满是剧照,后院的露天茶座白天肯定很受欢迎……

我们在屋子里乱转,东摸摸西看看,只等着司机大叔把车开过来。回程的路上他特别得意,原来只说去巨石阵,没想到还来Lacock村,他笃定大家对这个惊喜都特别满意。在路上他还讲了个典故。巴斯的绵羊诨名“white lion”,直译成中文是“白狮”。为什么来着?哎,我给忘了……

bath

回到巴斯城已经是晚餐时间。我向司机大叔打听当地有名的酒吧和餐馆,他无比热情地给我推荐了巴斯最受欢迎的英式餐馆Sally Lunn's. 我单知道这馆子不错,但不知道它这么不错。谁也没料到我们当天的晚餐和第二天的下午茶都是在那里解决的。餐馆不大,在一个不显眼的小巷子里。湿冷天儿站在外面看,玻璃上的水汽将屋里人都雾化成磨了砂的剪影。红色的招牌俏皮地用烫金写着Sally Lunn's这个名字和当日菜单。和屋外不同,里面温暖舒适,推门进去自有服务生过来引路(在英国就餐必须等服务生过来引路,对他们来说自己找位子坐下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粗鲁的事情)。从开门营业到打烊,这里的顾客从来都络绎不绝,我们喝完下午茶出来恰巧赶上了饮茶的高峰时段,门口居然还排起了长队。

bath

他家的招牌菜Bun(一种圆形软面包)是一等一的好吃。不管佐以味道独特的肉桂酱,香而不腻的黄油还是清甜可口的柠檬酱,这个外皮酥脆,内里口感柔软筋道的面包都美味到让我难以忘怀。最让人称绝的是他家自己研磨烹煮出来的咖啡。在端上来那一刻炭烧独特的焦香就跳跃着钻进鼻子;喝一口,味道微苦但没有我讨厌的酸,口感醇厚,远远比星巴克COSTA更让人着迷。伦敦Borough Market破釜酒吧旁有家Monmouth咖啡馆,他家的招牌Flat White(平白咖啡)让我每次去那里都为了那一小杯心甘情愿排好久的队。可是相较于Sally Lunn's的Special Blended,Flat White作为我的心头好也只能屈居第二了。

分享

最新评论

超想去的呢 不知道周末人会不会很多 一天能玩下来么?

lethe621: 超想去的呢 不知道周末人会不会很多 一天能玩下来么?

如果周末去巴斯要泡温泉的话可能人会有点多,不过整个巴斯小镇都不大,一天可以玩下来。

激起了我重温《傲慢与偏见》的想法

木子李: 激起了我重温《傲慢与偏见》的想法

哈哈,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从巴斯如何去巨石阵?坐火车还是?
Zirui: 从巴斯如何去巨石阵?坐火车还是?
@Zirui 两种方式。一种是预定Stonehenge Express,巴斯到巨石阵的旅游大巴,订票网站: https://www.liontours.co.uk/stonehenge-tour-express-from-bath 还有种是自己坐火车,先从巴斯到Salisbury,再转巨石阵的旅游专线大巴前往。
Zirui: 从巴斯如何去巨石阵?坐火车还是?
@邦利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