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什麼英國的中學要分男校和女校
前幾天被朋友邀請去參加她兒子John學校的音樂會。John,12歲,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男校(中學),是一名典型的身體裡流着炎黃子孫血液,卻滿腦子都是英國文化的英籍小孩。前往John學校的路途中,我一直很好奇地問朋友為什麼要給兒子選擇男校,而不是傳統的男女混合學校,這樣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影響麼?朋友作為英國的資深傳媒人,向我剖析了英國男女分校的原因:
據悉,英國前一百名的私立寄宿中學中,有70%的學校都是單性別學校,而據《泰晤士報》2010年的調查中顯示GSCE 成績前十名中90%是單性別學校,前50名中80%是男女分校。不要以為這是英國傳統保守的象徵,更多的是他們對教育的獨特定位和理解。
英國的男女分校歷史悠久,在傳統上說大多是私立和文法學校。一開始這些男女分校只提供給皇室貴族成員入讀的,而且學校排名一般都很靠前,像著名的伊頓公學(男校)和羅丁女校,他們擁有最雄厚的師資和最豐厚的教育資源,能提供給學生最優質的教育。隨着皇室貴族的沒落,這些男女私立學校逐步發展為面向整個英國社會招收學生,而英國大部分經濟基礎較為優越的家庭,都傾向於把子女送到男校或者女校就讀,他們認為無論從教育質量還是文化氛圍上,男校和女校都能提供更優越的資源和環境。當然,英國也有傳統的男女混合學校,為什麼英國社會普遍青睞男女分校呢?
第一:從歷史上看,英國的男女分校都是由以往的貴族學校演變而成,貴族文化和氣質成為學校經久不衰的軟實力。英國的皇室貴族雖然已經江河日下,但是皇室文化卻深深融入整個民族的血脈里,更多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英國文化的象徵,因此在英國人心目中,但凡跟皇室貴族有關聯的都是上檔次的、優質的、值得傳承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好學生考入這些私立的男女分校,而這些學校都是自費的,好的生源加上充足的經濟資源,也讓這些學校高出普通公立學校一籌。

第二:從培養方向來看,英國的男校重在培養學生紳士氣質和領袖性格,而女校則重點培養女孩子的淑女氣質。例如男校會在多種戶外團隊活動中提升男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些對於男生將來事業及人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歷。此外,英國男校會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適合男孩子的學習運動項目,比如學校根據當地的天氣地理條件等特點,特地開設了如馬術,冰球,皮划艇,橄欖球等。
因為John就讀於當地的私立男校,我們參觀校園當天下着小雨,氣溫只有十一二度,但是絲毫不影響學生們在操場上訓練。整個校園除了幾棟頗具歷史滄桑感的教學樓外,剩下的全是天然的草地,被劃分成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等訓練場地。朋友說,John的課程表上上午基本是文化課,中午一個半小時的午休,學校會舉辦一些小活動讓大家放鬆,如音樂、表演等,下午基本的時間都是在操場訓練,不管春夏秋冬和天晴下雨。

而女校除了專業文化課程之外,更多的精力會投入到舞蹈、音樂等適合女生氣質的課程,還會開設烹飪、手工製作、營養學、餐桌禮儀等課程,讓學生掌握更多家政和社交方面的技能;走出課堂,學校還會定期舉行下午茶會、公主派對、傳統舞會等活動,把「淑女教學」滲透進學生的每一個生活環節,培養學生的淑女氣質。
第三:從學生發育特點來看,其一,男孩女孩除了身體結構不同外,大腦結構也不同,男生女生在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路徑方面隨之就不一樣。尤其是中學時期,是孩子進入生理、心理發育的黃金階段,根據男孩女孩的發育特點,進行分開培養和訓練,可以進行最適合他們的教育,例如說進行不同學科的排列和設置、不同體育運動的安排、不同課外興趣的培養與發展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其二,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對於學業和其他潛能發展都很重要,就讀單性別學校更容易在客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他們各自喜歡的科目和課外興趣上,並避免不必要的早戀及早期性行為的發生。
可能對於國內的家長來說,還是會懷疑男女分校會不會對學生的生理或者心理產生偏差性影響,會不會影響異性相處,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以後的婚姻、社會關係及職場交際。其實沒有,英國的男女分校也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是經過數百年發展演變至今的,據英國政府調查,男校和女校的教學環境,不會對學生產生太大的性格和心理偏差性影響。首先,男女分校學生性別單一,但是在教職工的分配上卻不是單一的,如John所在的男校,大部分老師是男性,也有一部分女性老師,除了教課程之外,這些女性老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等,不會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心理產生偏差。其次,男校和女校的學生們經常一起舉行聯誼派對活動,學生們參加派對時穿着正式得體、交流氣氛也十分融洽,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可以開闊自己的社交圈子,社交環境也不會受到限制;所以家長不必擔心孩子會長期無法與異性接觸和交流而對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家長也開始認可和接受男女分校,選擇將孩子送到英國接受傳統的英式教育,尤其是選擇英國的男女校。希望將兒子女兒打造「紳士淑女」氣質,通過女校培養女兒成為自尊自信、擁有現代女性智慧和能力的優秀女孩,通過男校讓兒子成為具有紳士風度、領袖氣質、社會擔當、勇氣榮譽的精英男孩。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推薦:
最新评论
你好,我想問一下文章中提到的泰晤士報2010的排名有什麼證據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