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國垃圾分類回收的那些大小事兒
前幾天收到一位剛來英國的華人發來的郵件,要求邦利寫一篇關於英國垃圾分類回收的文章,說自己剛來英國,因為垃圾處理的事情受到了鄰居的多方指責。說到英國的垃圾分類處理,邦利倒是一臉的羞愧,因為自己來英國很久了,在垃圾回收這件事情上還處在適應階段,努力改進中……
先來說說邦利自己也是因垃圾回收帶來的麻煩。來英國第一年,在小鎮一個環境非常好的地段租了一套房子,小區裡面的住戶也是來自各大國家的都有。剛住下來沒幾天,樓下的鄰居大媽主動過來敲門搭訕,很詳細地給我講解了垃圾回收的制度,我滿心歡喜地覺得英國人還很友好,剛搬進來就有鄰居過來敲門指導垃圾回收,最後大媽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感受到赤裸裸的攻擊:“這裡不是中國,請按照英國的標準處理垃圾!”
納尼?原來是針對我們中國人的?難道以前小區裡面住的中國人不按規則仍垃圾??這種情況如果發生是在國內,我肯定會火冒三丈不顧一切站出來辯駁,並不是你見到的個體就能代表一個群體,不過礙於語言障礙和初來時的友好,我只能假裝客氣地向對方表示感謝……不過私下想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在國內的壞習慣難免會被一些帶到其他國家影響到別人對我們整個民族的看法。
第二次是因為在網上買了一輛全新自行車,商家發過來的時候包裝盒子特別大而且很厚實,當時的卻有想過如何回收這個箱子,不過想想反正都是紙盒子,放到垃圾房一起回收就好了,於是直接將包裝盒放到垃圾回收小屋裡等待運走。最關鍵的是包裝盒上還有我們家的郵寄地址和各種信息,半個月後收到當地物業發來的一封信,只記得信上詳細地說明了對於這種體積較大的箱子,回收的時候需要切成小塊或者自己運到垃圾處理中心,不能放到小區垃圾房裡,並且在信的最後給出警告:以後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會罰款50鎊!
對於垃圾處理,真心覺得中國跟英國有太大的區別,不得不承認英國人對壞境的保護意識比我們強很多,當我們國家的垃圾分類還只限於形式時,英國人的這種意識已經根深蒂固了。
先來說說英國的垃圾分類:他們一般將垃圾分為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築垃圾、廢舊家具、電器、電池等。生活垃圾包括廚房食物、果皮等不可回收的垃圾;可回收垃圾分類更加細化,包括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廢舊報紙等;建築垃圾主要包括房屋建設產生的垃圾,如木材、磚頭、泥土等,以及花園垃圾,包括草坪修剪、泥土、樹枝、廢舊籬笆等等;廢舊家具包括沙發、柜子、桌子板凳等;電器是指大型電子產品如電視、冰箱、洗衣機等;而廢舊電池又跟以上所有垃圾都不一樣,有專門的廢舊電池回收箱。
再來說說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如果是居住的Flat小區,一般在小區里都有一個專門的垃圾存放小屋,很多高檔小區還需要密碼才能進去;而對於一些獨棟或者半獨棟的House來說,每家每戶門口都有專門的垃圾桶。這些垃圾桶通常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一般黑色用於不可回收垃圾、綠色用於可回收,有的地方會分得更細,箱子上面會有標明回收種類,居民按照每個垃圾箱上的說明分類存放,定期會有大型垃圾車來統一收走,一般一周一到兩次。做事嚴謹的英國人還會將可回收的垃圾洗乾淨再回收,比如用完的醬油瓶、油瓶等,他們會用水沖洗乾淨再回收,很慚愧在這一點上邦利一直做的不夠到位,還處在只管分類不管回收的初級階段。
上面說的都是些小型的垃圾,對於大型垃圾就要送到當地的大型垃圾處理中心了。這其中就包括各種廢棄的二手家具、電器、建築材料等。對於二手家具還有一種免費回收的途徑,大家可以根據家具的新舊程度送到家具慈善店用於再出售,當然出售的錢歸慈善店所有而不是歸你,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你也做了慈善。如果是廢棄的完全不能再利用的,你就需要開車運到郊區的大型垃圾處理中心,這個比較狗血,如果你的車不夠大,還需要花錢找垃圾處理公司幫你拉走。尤其是對一些建築垃圾、花園垃圾,體積重量都很大的一類就只能靠垃圾清理公司了,這些可以到網上找當地 Council或者一些私人的清理公司,他們會有自己的收費標準。不過邦利私下告訴你,這些收費真的很貴,動輒二三十鎊,能送人的就送走吧,免得扔掉還得花錢。
最後是最關鍵的廢舊電池。大家知道廢舊電池不能隨便亂扔,會給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嚴重的會危害人體健康。英國有很多的廢舊電池回收箱,這些回收箱一般分布在大型超市、商場甚至一些小雜貨店門口,方便就近的居民,大家都會自覺把電池送到回收箱裡。
最後還是希望不管在英國還是國內,大家都努力做好垃圾分類回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最新评论
我家有幾袋花園垃圾,還有一個冰箱,邦利知不知道叫誰來收呀?
謝謝您的指導!對我們留學生幫助很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