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School Uniform】淺析英國的校服文化

【School Uniform】淺析英國的校服文化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一組各國校服的對比照,讓我們這些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孩子們徹底受傷了一把,那些寬大肥胖大紅大綠的運動服(校服)成為我們青春歲月的黑暗記憶。那些曾經電視上看到的時尚與大方、精緻與優雅的校服一度讓我們羨慕到內傷,只怪當年不懂事,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仰天大哭咆哮:拒絕校服!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英國,校服或多或少都成了一代人的年少記憶,不管是好還是壞,至少都承載着人們求知成長的歲月。就像今天,當一大群英國中學生穿着整齊的校服從大街上走過時,不管是我還是本地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除了讚嘆他們華麗時尚的外表外,還有那段回不去的青春歲月。

英國的校服

有人說,英國人的時尚感是從小學就開始培養的。那精緻的校服外套、剪裁合身的白色襯衫、舒適的V領套衫、紳士的領帶...分分鐘都讓我們這些穿着「土肥圓」校服長大的中國孩子們羨慕嫉妒恨。英國校服,早在50多年前就甩開了其他國家校服N條街,成為了一種文化,甚至是一種英倫時尚標誌,也影響着全球校服文化的發展。

英國校服歷史

英國學生的校服從顏色、質地、款式、設計都充分反應了英國歷史、政治、習俗的變遷,因而有人說,英國校服是一部社會變遷史。英國校服保留低調和貴族的傳統,被認為是最正統的校服。「學院風」是對英式校服的時尚概括,英國校服也是促使英國時尚的重要力量。

話說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出現校服的國家,英國的校服傳統並不來自公立學校,而是來自英國獨有的慈善學校。

英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款校服是在1552年,位於倫敦的基督醫院慈善學校(Christ's Hostpital)專門收養孤兒或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當時,學校所有的孩子都穿着長款的藍色外衣,讓人印象深刻,後來連這個學校的外號都變成「藍外衣學校」。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應該就是當年的勞動布,粗糙但是賴穿。

幾個世紀過去,今天在該校讀書的同學們還穿着當年的那款校服,這家慈善學校的校服可以算是尚在使用的最古老校服了。

不僅如此,英國很多歷史悠久的學校都保留了它們傳統的校服款式,從哈羅公學的草帽、到1705年創建的艾倫女爵學校的「波利貝爾」校服(Polly Bells)。這些歷史悠久的名校都保留「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最初款式的校服,不驚讓人心生敬佩。

到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中學教育變為免費,使得離校年齡提升至15歲。這一改革鼓勵各校統一校服樣式。在一些學校,學生在冬季與夏季穿着不同校服,女學童的校服隨季節變化明顯,在夏季穿着校裙,在冬季穿着無袖制服。英國校服普遍開始有了現在大家熟知的「英倫風校服」模樣。

小學生穿着西服打着領帶在英國是正常事,事實上,英國人認為穿校服能夠灌輸學童對自身身份的自豪感;幫助他們遵守紀律;並鼓勵學童認同自身身份,培養凝聚力,促進不同群體學童間的良好關係。

當然,根據季節的變化,小學生的校服搭配也會有所改變,天氣稍暖時,襯衫搭配套頭衫或羊毛衫,下半身依舊是百褶裙配legging。

英國的校服

校服的購買

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國內校服通常是學校統一收費後統一發放,同樣的款式、材質、大小,每年一變,一年兩套,而如今很多學校一年三到四套都會有。而英國的校服購買就跟國內不一樣了,通常是學校指定款式和顏色,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到市場自行購買,材質和細節也會根據價位不同而不同,因此很多時候一個班上的校服常常不統一,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當然,從款式和價位上來說,英國的公立和私立學校還是有所不同的。公立學校校服的價格能讓絕大部分家庭接受,但有些私立中學的校服非常講究細節與設計,他們採用羊毛長絨棉等高級且天然的面料,精緻的剪裁,出彩的細節,多樣的零配件,展示自己的校風,價格就可以用昂貴來形容了。以伊頓公學為例,數據顯示,2001年伊頓公學每位學生的校服基本花費為1000英鎊,還不包括進行某些運動項目時需要額外購置的服裝。

英國的中學分很多男校和女校,尤其是以培養紳士淑女為宗旨的貴族中學, 他們對校服的要求和學生的衣着也是更進一步,學生們會逐漸學會如何打領帶,搭配鞋襪配飾,慢慢完成青少年到紳士、淑女的蛻變。這也是曾經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另我們無比羨慕嫉妒的英倫范校服,印象最深的是哈利波特裡面的集體穿校服出席學校活動的場景。

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校服

英國的校服是從各大公立幼兒園開始的,一直到學前班、小學到中學,學校幾乎都是要求着統一合身、優雅的正裝校服入學,從校服的顏色到款式,大多也是經過學生投票決定的。到了大學,學校不再要求學生統一着裝。而校服文化承載着一種學校文化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很多學生還是會選擇印有學校徽章的一件的帽衫(Hoodie)作為紀念,雖然不再像中學校服那么正式、優雅,但依然深受學生們喜愛,甚至在畢業很多年以後,走在街上看見印着自己母校名字的帽衫,也會頓生親切感。

除了美觀、時尚,校服更多地是一種文化,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時隔多年,當我們再次從箱底翻出那件陳舊的校服,我想我們更多地是一種懷舊,一種驕傲的歸屬感。

圖片摘自網絡。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