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英國留學日記,感謝那些折磨過我的人

英國留學日記,感謝那些折磨過我的人

釋懷教育着仇恨,和平勸着天下人,故事發生了便住下了不管好的壞的,你讓我成長了就算是痛得值得。by 林宥嘉《伯樂》——題記

來英國念書這一年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累。心累。

英國留學

從小到大,我雖然從來沒得過學霸的頭銜,至少也沒讓讀書成為我的短板。依稀記得高三的時候還跟一幫朋友打打球散散步,每晚十點睡覺早上七點上課,回家從來不做作業。雖然高考的時候因為過度興奮而考砸一科,卻也沒成為失學少女。大學時候被各位學霸朋友帶動着天天上自習,圖書館占座占得不亦樂乎。不過作為獎學金絕緣體,在考試上依舊延續着感興趣的科目高分飄過,沒興趣的科目及格上下的感性風格。儘管學習上挑肥揀瘦的蛇精病得治,但那四年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樹立了正確的三觀,衣食無憂思想自由,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聊發少年狂,活得不能更幸福。

大二決定要出國,刷分刷雅思一路打怪一路升級。朋友去香山臥佛寺還特地幫我求了求佛祖,然後第二年春天我們集體跑去雍和宮還願。以為那個時候是最辛苦的,誰知終於走出國門,不知天高地厚地來了英國才是開始。從此啪嚓一下自尊自信都被論文拍扁。

整整一年裡我們專業都流傳着一句話:「安娜不是你選課就可以逃避的。」沒錯,安娜就是那個我要感謝的人。如果不是她這一年的折磨,我也不會認清自己戰五渣的英語水平,對deadline和論文寫作水平保持着高度覺悟。安娜其人,全稱安娜·弗蘭肯伯格-加西亞博士,是我們的Programme Director。 我們入學這年她剛好接替退下來的滅絕師太瑪格麗特,帶我們的翻譯理論課。

記得大學的時候,可愛又尊敬的BO博士每次給我們上商務翻譯都會花至少半小時吐槽我們那薄弱到沒有的翻譯理論基礎,順帶推崇一下尤金·奈達和錢鍾書老先生(作揖手)。而帶文學翻譯課的紹明爺爺則天才又性感地鄙視着我們一眾人的智商和水準,告訴我們:「我這一生,始終輕視翻譯理論(說得好!準備鼓掌……),但也不重視翻譯實踐 (誒,哪裡不對?)……」 於是大學畢業後,我帶着我多年積累的為零的翻譯理論來了英國,好巧不巧又遇到個加西亞博士,毫無邏輯地給我們上了一個學期的《翻譯問題研究》。

上課一個多月我們就迎來了期中考試,第一門就是寫一篇一千字翻譯評述。我大筆一揮洋洋灑灑稀里糊塗充滿感情地寫了一篇半散文半抒情夾敘夾議自我感覺極為學術的翻譯報告(滾~你那也敢叫學術)交上去。一個月後拿到反饋一看,臥槽老子光榮地得了42分,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fail。安娜批覆「非常難懂,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那個時候我的覺悟是「我的英文完全麼麼噠好麼(泥奏凱……)」以及「我去!太震驚了!」 並且,我們專業四個中國人掛了仨,唯一過的那個還是飄過及格線。反饋出來後,小夥伴們幫我找準定位「期末的論文得56分你就可以過了」。好吧,我努力我發奮我認真聽課我泡圖書館還不行麼。連學校圖書館的SPLASH都用上了。你說我行文難懂,我改;你說我哈佛注釋格式不對,我改;你說我邏輯不好,我改……舍友說,我每次見到她們只有三句話:「吃了。去圖書館。不用等我。」並且她們還幫我總結了出沒定律:「只要小 J 神隱了就說明她要交作業了。」事實上,那一個月里我對她們來說,的確只能用「神出鬼沒」來形容。

那個12月我都如臨大敵,常常兩三點還坐在電腦前,早上六點爬起來蓬頭垢面先看看論文再去烤兩片吐司來吃;坐在圖書管里,手邊的COSTA的咖啡一杯又一杯下肚。有一天因為熬夜太多用眼過度,加上空腹喝咖啡,我一整個晚上頭痛胃痛又拉又吐幾乎沒睡,但是第二天翹了兩節翻譯課接着寫論文。 或許有人說,有沒有這麼誇張搞得你自己多用功多柔弱一樣。不好意思,我真的不聰明。每次適應新環境都比別人慢很多,所以不用點功真的不行。以前我雖然總被人夸英文好,但是從來沒有練習過英文學術寫作。而我所讀的專業,用安娜的話說「這個專業的根本就是語言」,身邊同學幾乎都是「英文棒棒噠」歪果仁,其中不乏英國同學。跟他們比起來我的英文簡直就是卑微到塵埃里然後開出一朵狗尾巴花。第一次fail之後,我有點慌神了,第二次生怕掛了,壓力大到交完論文手都在抖。然後,聖誕旅行回來拿到了第二篇論文的反饋——恭喜恭喜,老子又掛了。不過這回比上回進步6分,48分,差2分過。生活你這個磨人的小妖精……

拿到反饋我的第一反應是「氣!炸!了!」雖然自己在國內念書的時候也不是個學霸,好歹專業課還是過關的,好歹還發表過英文文章,好歹參加比賽還拿過獎的……48分對得起老子那一個月啃的法棍、喝的咖啡、爆的痘痘還有那失調的內分泌嗎!嗎!嗎! 而什麼叫做無獨有偶呢?無獨有偶就是我的中國小夥伴紛紛折戟沉沙掩面淚崩;無獨有偶就是德國學霸拿了69分,理由是雖然她寫的很好但加西亞博士認為不能讓她太驕傲所以不給70分讓她優秀……另一門由加西亞授課的計算機輔助翻譯最後考核方式是Group Presentation, 小組討論的時候全程我的組員全程Cosplay加西亞無邏輯的授課神態,我們跨越年齡語言種族,帶着吐槽加西亞的共同目的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最後在這個Group Presentation中我們組得了58分,而一個英國小夥伴全組則懸吊吊地拿了個50分,悲憤地淚奔。所謂叔能忍,嬸也不能忍。第二學期一開學,德國學霸在臉書上建了個群,在得到大家積極建言獻策後向系主任告狀去了。聽說她哭訴得那叫一個六月飛雪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只可惜最後得到的結果是無果。

忍無可忍中我和朋友拿着論文去加西亞辦公室找她理論。我一處一處問她:「到底是什麼地方你覺得表述不清?哪些地方難懂?語言又哪裡不好?」她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籠統的又回答我說:「they are all unclear...」全都不清楚。去。你。的。我又問她,你覺得我的語言欠缺在哪兒?她說,你是我見過的中國學生里英文最好的,但是比起那些native speakers(母語英語的人)來說,你的英文遠遠不夠。好吧,這確實是實話s。但是,你妹啊這是掛我的理由嗎。我繼續問,那你覺得我離及格差兩分,這兩分的距離遠嗎?她說,你把我給你提的這些問題都改了就可以及格了。OK,回見。我們後來總結,加西亞對中國學生總是帶着有色眼鏡,那種微妙的心態實在不足為外人道。當然後來這兩篇論文在補考中都順利通過,不過已經是後話了。

第二學期初的選課周里我整整一個星期都在糾結選什麼課,換課表都填了三次,就是竭力想要避開加西亞的課,但又不願意因噎廢食放棄自己喜歡的科目。最終我還是選了她帶的計算機輔助翻譯課。這門課的期末考察方式是交兩份我從來沒有寫過的報告,呈現自己的語料庫使用情況。那會兒我一度覺得自己要崩潰了,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該在翻譯這個專業上深造。英語曾經是我的強項,現在我卻因它被比得無地自容變成學渣。如果不能順利畢業,對不起爹媽的投資不說,我都想自絕於江東父老。

掛科的帶來的心情低壓一直持續到三月初。3月9號,我和印度妹子一起去做一個半程馬拉松的志願者。參加這個比賽的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而他們呼哧帶喘地跑這20多英里的路就是為了慈善。那天陽光格外燦爛,我們從早上5點一直忙活到下午兩三點才收工,一個上午漫長得像是一天。在終點為選手加油的時候看到疲累但不放棄的那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不知怎的我心裡頭好過一點了。收工以後,坐在三月的陽光里,我跟老媽打了個電話,天南海北地侃了一個多小時,說着說着感覺有點想哭於是就收了線。望着西斜的日頭,我忽然覺得其實掛科也沒那麼可怕。也許正因為是人生第一次所以它看起來才那麼難熬。也許正因為以前走的四平八穩,所以這樣一個打擊就讓我受不了。結束志願者的工作以後我回去睡了昏天黑地。一覺醒來發現窗外已經是沉沉夜色,爬起來找了點吃的,開始整理課堂筆記和翻譯作業。

後來上課時,加西亞的要求我乾脆統統記下來。每周都會總結課上以及課後對語料庫的使用,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忙碌中,掛的那科就暫時被我拋到了一邊。期末動筆前,我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看書查資料揣摩報告總結要點。最後一堂課結束的時候離deadline還有一個星期。此時的我需要做兩份報告,一篇論文還有兩篇長翻譯。簡單點說,又是不睡的一周。那打雞血的一周過去以後我的生物鐘從格林尼治時間調整成了美國東部時間,晚晚躺在床上烙煎餅,天天看日出聽鳥叫,不到天亮絕不犯困。這樣過了不知多久,終於有點撐不住,某天晚上又跟老媽開始煲電話粥。聊了兩個小時,我終於成功地在晨光微曦的4點多睡着。似乎那一聊以後失眠的毛病就給治好了,終於學會了到點犯困。

最終結果當然是all pass(全過)。我看到成績的一剎那,我心裡想的是:「好了好了,這下我們終於可以相忘於江湖了。老子學位證有希望了。」 加西亞對我的報告評價是:「邏輯清晰,條理明確,語言精準,除了部分細微格式錯誤,總體非常好。」雖然還是苛刻地給了60分,但是比起第一次的40分,20分的進步還是讓我小有成就感。事實上,初初那一陣火氣過去後我也開始反省自己之前的兩篇論文。雖然對加西亞本人的為人處世依舊無法釋懷,但是越到後來越覺得其實寫成那樣掛科也是應該的。這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對加西亞的印象變好很多。說起來我一直是個不作不死的囧人。 在交完補考論文的第二天,我鬼使神差地登上個人系統想觀賞下補考論文,結果卻發現自己上傳到系統里的WORD電子版竟然是亂碼,一慌神就重新傳了一個PDF格式的上去,誰知道系統就顯示延交論文21小時……要知道,延交論文的起評分不是100分是90啊……當時用郵件把這事兒跟教務處和加西亞統統報備了一遍,加西亞立刻回復我,讓我不用擔心,她批改時會注意這問題,並告訴我她已經向教務處告知這個問題。那個時候我立刻覺得這簡直就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克星從此變真愛啊。所謂人之初性本賤大概就是這樣。雖然我也為自己的尿性感到慚愧,但是時間已經沖淡了掛科帶來的不滿,加上自己也深刻反省了那戰五渣的英語寫作水平,所以加西亞的苛刻要求和那若有似無的擰巴歧視也變得沒那麼礙眼了。

不管怎麼說,這一年論文寫得很心累,很痛苦,但是英文學術寫作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雙雙得到了提升。正所謂, 釋懷教育着仇恨,和平勸着天下人,故事發生了便住下了不管好的壞的,你讓我成長了就算是痛得值得。感謝那些折磨過我的人。

推薦文章:

留學黨症候群,你中了幾樣?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