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探訪簡奧斯汀故居,揭秘創作靈感來源

探訪簡奧斯汀故居,揭秘創作靈感來源

眾所周知,簡奧斯汀 (Jane Austen) 系18世紀至19世紀以來,活躍在英國文壇的泰斗級女作家。她的一生,幾乎是在英國的鄉村小鎮度過;她的一生,與文字為伴,不曾成婚;熱衷文字,酷愛寫作的她,還是當時英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古今。距今已經逝世近兩個世紀的簡奧斯汀,她的作品在世界文壇史上廣為流傳,令無數文字愛好者頂禮膜拜。

近年來,由她撰寫的名著《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愛瑪》(Emma)等多部著作,還頻繁被改編成劇本,有多個版本被搬上銀幕。而且,她所擅長的細膩的文筆,優美的情感描寫,令無數墜入愛河的青年男女競相感染、效仿。今天,咱們就慕名而趨,探訪簡奧斯汀的故居,以此打開簡奧斯汀早期寫作所處環境,“拜訪”簡奧斯汀寫作的靈感來源地吧。

簡奧斯汀於1775年出生於英國一個鄉村小鎮斯蒂文頓(Steventon),父親是當地牧師,精通詩詞,興之所至,便和簡奧斯汀一起賦詩談史。家中兄弟姐妹八人,簡奧斯汀因為天資聰慧,從小雖不曾上學,在學校接受正規教育,但在她優良的家庭環境氛圍薰陶下,簡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喜歡讀書的她,在十三四歲便開始寫東西。1800年,作為牧師的父親退休後,全家從斯蒂文頓(Steventon)小鎮遷居巴斯(Bath),住了四年左右,父親去世,簡又隨母親、姐姐搬到南安普頓(Southampton),1809年再搬到喬頓(Chawton)。

巴斯 (Bath)

簡奧斯汀所生活的故居——埃文郡巴斯(Evan County Bath),是她寫作開始的地方,故居坐落在漢普郡阿爾頓(Hampshire Alton)小城西南一英里處的查烏頓村,和簡的出生地漢普郡史蒂文頓(Hampshire Steventon)村相距僅10英里之多。在那裡,簡陪着父母、兄妹們,一起過着安逸舒適的生活,居住的兩個長假期間,簡除了依舊看書,享受這份安逸、寧靜的生活外,她完成了小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1801年,簡的父親退休,她們暫時定居那裡,一家人除了日常的生活外,簡還多了一個任務,便是每日陪父親下棋、遛彎兒,一起趣談詩歌創作。在風景如畫的鄉村小路上,簡一邊攙着父親,一邊聽父親講他記憶中留下的鮮活的生活記憶。這一切對簡的寫作素材收集和靈感激發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在其後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這段美好時光的氣息。

簡奧斯汀陪着家人所生活的巴斯故居,是典型的英國鄉村式建築。巴斯是英格蘭一個最美的城市,有魅力的城市和獨特鄉村氣息的村鎮包圍,適宜居住。簡的故居一面臨路,路邊古樹參天,鳥語花香;三面花園環抱,花團錦簇,芬芳撲鼻,芳草萋萋,寧靜而不失典雅。馬路旁排排整齊的參天古木古櫟樹隨風搖曳,據說,這些古櫟樹還是奧斯汀當年寫作間隙親手栽植的。臨大路的一面牆上懸掛着 “簡奧斯汀故居”字樣的一塊木牌。如今,這裡已成為簡奧斯汀博物館,常年對公眾開放,慕名前來的參觀者、膜拜者絡繹不絕。

步入故居,優雅的環境,靜謐的屋子,室內陳設簡單,正與主人文靜的性格合拍,屋內牆壁全然牆紙裝飾,花紋簡練而協調,牆上懸掛的名畫也是色彩明朗、人物頭像栩栩如生,仿佛在呼喚着作家的靈感。如此適宜的環境下,才得以讓簡奧斯汀有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了多部著作。

其實,簡奧斯汀所生活過的巴斯(Bath)小城,等待您來的不只是簡奧斯汀迷的去處,這裡還是一個有着諸多節日的小城,居民生活豐富多彩,巴斯國際音樂節每年一次盛大開啟,吸引世界各地觀光遊客,此外,還有焰火表演、熱氣球節,風箏節等,也成了巴斯城的又一張張城市名片。

在巴斯住了四年的簡奧斯汀,因為父親離世後,生活境遇每況愈下,生活來源日益拮据,可謂捉襟見肘。無奈之下,她又跟隨母親和姐姐搬往兄長弗蘭克生活的南安普頓,在這裡長住了3年。

南安普頓 (Southampton)

南安普頓市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世界百強名校南安普頓大學,這個保留着中世紀城牆的城市在漫長的海運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從五月花的起航,到泰坦尼克的一去不歸……南安普頓還是重要的國際海運港。在南安普敦,有眾多的電影院、兩個大劇院(其中一個在校內)、音樂廳和美術畫廊。這裡至今還有一家酒店是簡奧斯汀曾在少女時代過生日去過的地方,這個酒店現在還保留着一些關於簡過生日的畫面供遊人觀賞,緬懷簡的歷史、文化貢獻。就是這樣的一個有着悠久的、重要的政治、經融樞紐作用的地方,文化氣息依然濃厚,簡在這裡完成了她作品中對一些上層人物的刻畫和構思,並最終完成了《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愛瑪》(Emma)等著作。如果簡迷們願意走進簡的內心深處,親臨簡的居所,了解簡當時的所思所想,一圖了解英倫風情,南安普頓無疑是簡迷們不可錯過的一個好去處。

喬頓 (Chawton)

1809年,簡也搬到了她兄長愛德華所在的村莊,這一年她34歲。從此時開始,一直到她42歲逝世,她一直住在喬頓,而這八年也成為了她寫作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對於一個久負盛名的女作家而言,喬頓的最後八年生活,無疑是簡的作品完成中關鍵的幾年,也是一個對她而言值得記憶和留戀的地方;更是值得我們現時代簡迷們一睹風采的一處勝地。

在喬頓的日子,雖然簡沒有與哥哥愛德華同居一個屋檐下,而是與母親妹妹住在離莊園僅幾百步之遙的一幢小木屋中,在寫作之餘,生活悠閒時刻,簡還常去拜訪兄長,在那座大房子樓上的一個隔間裡,從窗外就可以望到大門前長長的草坡,和鄉村的馬路上來往的行人。簡就常在那裡靜靜地坐着,觀察和描畫各種人物和風景的圖像……

在喬頓,簡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完成她的夢想,在人生的最後歲月里,完成了她最富盛名的《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和《勸導》(Persuasion)等其他幾部小說。享年42歲的簡,在她的世界裡,“願意一起與之歡笑和嘆息的人,在這裡能為之感到稍許安慰的人,便是一直幸福,一直陪伴的人!”

如果你也是一個簡迷,如果你也是對簡的作品痴迷的人,如果你也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一起親臨簡的故居,一同感受簡的心跳,一同領悟簡的思緒吧。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