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falgar Square】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旅游攻略
始建于1805年的特拉法加广场地处伦敦市的中心位置,是伦敦的著名广场,同时也是游客繁多的旅游景点之一。广场往南延伸就通到了世界著名景点国会大厦和大本钟(House of Parliament and Big Ben);北面坐落着英国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四周还有若干著名的建筑,比如位于东北角的圣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和西南方向的海军部拱门(Admiralty Arch)就“隔广场相望”。今天就由本宝宝带领大家玩转特拉法加广场吧~
纳尔逊纪念碑(Nelson Monument)
特拉法加广场是为了纪念拿破仑大战中特拉法加大捷而命名的,广场的正中央高高耸立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这场大捷中不幸战亡的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那么其中的故事又是如何呢?听小编我向你一一道来。
1804年,那是动荡的一年。法国拿破仑联手西班牙,渡海进攻英国,在西班牙特拉法加港海面却遭遇英国舰队的痛击。在海军上将纳尔逊的指挥下,英国舰队大获全胜。然而不幸的是,纳尔逊在战争即将结束时被流弹击中,不幸身亡。为了纪念伟大的纳尔逊上将,在特拉法加广场的中心为其树立了纪念碑。这座圆柱形纪念碑高达183英尺,高18英尺纳尔逊雕像被这圆柱体托起。太高太远会给你的观赏造成障碍,喏,近景奉上,拿走不谢~
150多年来,海军上将霍雷肖·纳尔逊的雕像屹立在四个石狮子环绕的柱子上俯瞰着整个特拉法加广场,他不做挥手状,不让战马嘶鸣,亦不拔剑出鞘,然而炯炯有神的目光里透露着个人魅力,展现着英国人特有的睿智。传统英国关于这个柱子有这样的一个笑话:纳尔逊怎么会想着要去爬上这根柱子呢?还有为什么狮群要跟着他?whatever,感受氛围就好,不要太在意细节啦。
特拉法加广场喷泉(Trafalgar Square fountain)
不是所有的广场都叫特拉法加广场,也不是所有的喷泉都叫特拉法加广场喷泉。它们外表看起来朴素无奇,但是流动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喷洒在空中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光,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人们停留在喷泉旁小憩,或浏览周边景色,或拿起手机拍照,或与同伴嬉笑戏水,给人一种平和安宁的舒心之感。
可以说喷泉和纳尔逊纪念碑主宰了整个广场,但是除去这两个显眼的地标性建筑,周边还有很多出了名的建筑物,比如邻近的圣马田教堂和海军部拱门你去过吗?
圣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
圣马田教堂坐落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西北角,名字去源于一位名叫“圣马田”的守护天使,他本是一位罗马士兵,但不忍看见当时的露宿者衣不蔽体,遂割断自己的斗蓬,供别人所需。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价格合适又独具特色的伦敦当地食物,宝宝猜应该不只有“仰望星空”,不然评价不会这么好,哈哈~听一听烛光古典音乐会,远离外界的喧嚣与骚动,陶醉于音乐的海洋;跟随唱诗班的节奏,领略一下异国风情。不过小编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参观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营造安宁的氛围。
海军部拱门(Admiralty Arch)
海军部拱门又称水师提督门,连接特拉法加广场和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前的林荫路,门楼左右为四层,中间部分下部是五道拱门(三道车行,两道人行),上有一层。门洞上方有拉丁语的铭文,大概意思是“1910年,王爱德华七世十年,臣民感维多利亚女王之恩而立”。
海军部拱门还有另外一件稀奇的宝物,一个嵌在墙上的鼻子,据说是模仿拿破仑的,当然伦敦还有其他地方也保留了类似的鼻子,最初有35个,不过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7个,当然更多的人相信集齐7个鼻子就可召唤神龙,走向荣华富贵。哈哈,祝你好运~
特拉法加广场是伦敦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经常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只要适逢节日,广场上都会有伦敦市民在狂欢。特拉法加广场也叫做“鸽子广场”,以往鸽子成群,并且十分亲近游人,成为广场一景。然而,小编要告诉你一件很不幸的事,由于政府比较担忧成群的鸽子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下令禁止在广场上放鸽子,喂鸽子,导致鸽子越来越少。
不过鸽子减少的同时,又带来了另一个始料未及的好处:广场上空余出来的空间很适合搭建临时舞台和举办盛典。这种盛世狂欢的场景在鼎盛的鸽子时期是看不到滴。亲爱的小伙伴们,不要沮丧,不要悲伤,上帝在给你关了“鸽子门”的同时,还给你开了“狂欢窗”呢。看鸽子可以移驾各大动物园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