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美食溯源
关于英国食物,有一句专门调侃的段子:世界上最薄的三本书——法国战争胜利历史、德国笑话书、英国菜谱。由此可见英国食物在世界上来说有些向隅之感。特别是在食物被全世界认可且被抬高到艺术级别的的法国这个美食大篷车的光环笼罩下,显得越发黯淡渺小。消息传到中国这个美食大国的耳朵里,由于历史等一系列原因,对大英帝国的嘲笑更为刻薄冷酷。无论是出于刻板偏见还是实力碾压,英国美食在国际道路上都走的极为困难,那么,是否需要为其正名呢。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分析。

一开始,Romano-British 农业将肥沃的土壤利用起来,发展起了高质量的畜牧业,也是英格兰半岛原住民Anglo-Saxon(盎格鲁 - 撒克逊)率先在欧洲大陆发明了炖煮技术,将肉类和鲜嫩植物和在一起,一勺勺壮大了英格兰半岛。
尔后,诺曼东征将异国香料和饮食带回了大陆,特别是烘烤技术的流传使得英国菜系渐具雏形。大航海时代的霸主地位让英国有机会吸纳全球各地的饮食传统,甚至将食材直接运回国内进行培育,现代的生态体系的形成和大英帝国有着极大的联系。
在16th到18th的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让英式菜系向着Plain and Robust方向变革,宗教的盛行把人们对食物的创造力和追求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一点于现代社会仍然在北欧以及北美的部分地区有所体现。时间线停在18th到19th,由于殖民活动大肆推进,这一时期的英国食物受印度的"Strong, penetrating spices and herbs"(具有强烈刺激和穿透性的香草和香料)影响最为深刻,大肆出口的生牛也对现代全球存栏肉牛系谱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一个人此刻的喜怒哀乐肯定是与他最近的遭遇相关度最为密切,这点在套用在英国食物上亦是准确无误。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的物资消耗极为迅速,人们的食物供给出现困难,政府不得已出台了限量供应政策(Rationing)。在第二次大战中,情况恶化,英国还出现了粮食部(Ministry of Food)。即使在战争结束后的十年中,配给制仍然在起作用,这就直接造成了“垮掉的一代”的出现。
对于英国菜系的影响维基百科这么描述的:“These policies, put in place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uring wartime periods of the 20th century, are often blamed for the decline of British cuisine in the 20th century.”大致意思就是说英国菜系现在广为诟病与当时的政府政策的失误有很大关系。

终于来到了和平年代的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扩展,女性解放运动的此起彼伏,都在诏示消费社会的形成,经过近二十年的反省,开始注重食物的安全与营养。1946年Soil Association(土壤协会)成立,他颁布的关于有机农业的条例现在已然成为了英国人现代食品工业的指南针。
现在,普通英国人的餐桌仍然深受两次大战的影响,朴素而简单,但是他们似乎开始有意重新拾起旧日开拓铲,和异国饮食文化互相学习,创新派已经大有作为,只不过限于高端领域,普通民众难以企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款英国的精品菜肴吧。
英国精品菜肴一览
1. Berry Trifle

2. Scones

3. Strawberries Filled with "Clotted" Cream

4. Scotch Egg with Curry Mayo

5. Chicken Tikka Masala

英国美食的历史十分深厚,虽然如今她如今不幸获得了黑暗料理之国的称呼,各种英国黑暗料理遭到大众吐槽,但英国还是不乏众多的美食,特别是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各国的美食文化纷纷涌入英国,现在英国的美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大熔炉,里面包含着世界美食文化的精髓。所以吃货朋友们不要灰心,开启你们的美食雷达,去探索英国的美食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