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Elizabeth I】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傳奇一生

【Elizabeth I】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傳奇一生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歷史上有名的童貞女王,她既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159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從此開始了她的傳奇一生。

伊麗莎白的一生

伊麗莎白繼位初面臨的是愛德華六世與「血腥瑪麗」留下的外憂內患的政治局面。然而英格蘭對她最大的期盼卻是渴望用她的婚姻來解決這些問題。她繼位是已25歲,國內新舊宗教勢力衝突嚴峻,國外法國、西班牙的虎視眈眈,讓這位初登王位的女性慢慢決定了一生的道路。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也許提起伊麗莎白一世,最先想到的便是她作為「童貞女王」的美名。她的終身未婚讓英格蘭在原始的資本主義階段積累了大量的資源,讓英國的實力到達鼎盛的地步。在隨後的資本主義擴張時代,超越法國,成就了後來的「日不落帝國」。正是她處理了宗教的衝突,建立了能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海軍,為英國創造了能迅速擴張的資本。

她的一生命途多舛,先是母親死於非命,後來又和姐姐淪為愛德華六世的侍女,直到姐姐瑪麗登上王位,因宗教問題而將她投入倫敦塔。她於動盪中練就了一顆堅強的心,為迎合姐姐,她用自己的委曲求全使姐姐沒有對她痛下毒手。「血腥瑪麗」死亡後,她終於登上英格蘭的王位。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這並不意味着她的生活從此安枕無憂,更大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因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而擴張的新教與本身內部腐朽的天主教之間的爭端不斷,新教遭到了「血腥瑪麗」的嚴酷鎮壓,伊麗莎白見證了鎮壓並不能給英格蘭帶來任何好處,宗教應是寬容的,她繼位之後並沒有嚴厲鎮壓天主教,而是選擇了寬容的對待天主教,讓天主教和新教之間至少能和平共處,由此而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伊麗莎白的婚姻與政治

而面對外國勢力的狼子野心,她也為英格蘭付出了一切,掃平了發展的障礙。在當時的歐洲婚姻所能帶來的政治意義十分重大。當時歐洲中最強大的是法國和西班牙。而兩國的君主都知道作為英國女王的伊麗莎白的價值。最先展開行動的是她的姐夫,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他不僅想娶女王為妻,還想讓女王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因西班牙的強盛,她只能小心斡旋,禮貌的拒絕了菲利普的求婚。法國也不甘示弱,得知女王婉拒了西班牙的求婚後,上到國王下到大公紛紛都向女王求婚。她沒有直接的拒絕法國,讓世人以為她只是還沒決定。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為了讓英國有時間發展壯大,她一直用曖昧的態度應付這些婚約請求,除去政治因素,她未婚還有情感原因,她當時傾心與一位叫萊斯特的伯爵。當萊斯特伯爵生病時,她甚至親自去服侍他。即便如此,她仍沒有同萊斯特伯爵步入婚姻的殿堂,也許她明白愛的鎖鏈是自由最沉重的羈絆。

伊麗莎白的繼承人

伊麗莎白作為君主,其責任之一便是為英格蘭挑尋下一代的君王。由於她終身未婚,沒有子嗣。有王位繼承權的是她的表侄女——蘇格蘭瑪麗女王與她的表外甥女凱瑟琳·格雷夫人。瑪麗女王名為瑪麗·斯圖亞特(《風中的女王》女主原型),出生六天即是蘇格蘭女王,因王位鬥爭失敗,逃亡回英格蘭。被伊麗莎白囚禁。伊麗莎白以「謀反罪」處死瑪麗·斯圖亞特。而凱瑟琳·格雷夫人因和愛德華·西摩的秘密婚姻激怒了伊麗莎白一世,於1568年被囚禁至死。

伊麗莎白晚年剩餘的繼承人已不多,她逐漸傾向於她的侄孫——蘇格蘭女瑪麗的兒子蘇格蘭王詹姆士,卻也並未將他命名為繼承人。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死於倫敦的里士滿王宮。由於伊麗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伊麗莎白一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右面,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都鐸王朝為斯圖亞特王朝取代。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伊麗莎白時期的成就

伊麗莎白女王在位時期奠定了英國強盛的基礎。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政治上由君主專政向議會主權轉化,封建經濟形態中萌發了資本主義,並開始向國外擴張,海上霸權開始建立。經濟上商業大力發展,在南方與北非、西非國家發展商業往來,在東方恢復了與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往來,同印度等建立貿易關係。1600年,倫敦商人在女王的支持下成立了「東印度公司」。文化上實行開明寬容的政策鼓勵文學發展,湧現了一批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的著名人物。

軍事上隨着西班牙日益成為英國海外擴張的主要敵人,伊麗莎白一世縱容弗朗西斯·德雷克等英國海盜搶劫西班牙船隻和殖民地。1588年英國在英吉利海峽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跨入海上強國的行列。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603年3月24日,伊麗莎白一世死亡,享年70歲,在位四十五年。英格蘭的人民因她的豐功偉績紀念她,也因她的終身未婚而稱她為「童貞女王」,但其實她只是一個女人,一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英格蘭的英國人。無論功過,她都為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