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论英国福利的诈骗犯和滥用者

论英国福利的诈骗犯和滥用者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掏心掏肺,却换来狼心狗肺。英国为人民提供了世界上最好、最全面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然而百密一疏,却因此成为最受伤的国家。每当有人失业、待遇差、养不起孩子、交不起房租、残疾、病痛,政府都在那里,不离不弃。但反过来欺骗国家的人,怎能心安?

英国福利

在英国,无论你再怎么穷苦、残疾,都不会无家可归、食不果腹,因为政府总会给予帮助,除非你坚持要过流浪的生活。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错,能在公民穷苦、危难之际施以援手是一个国家应该承担的职责。我非常支持这一体制,也非常感谢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多的保障和庇护。

但是,却有这么一群人,极其急切地要钻国家的空子,让纳税人和整个国家心寒。他们全靠国家养,甚至不知道工作是什么滋味,整天逍遥度日不说,偶尔还能出国度假、环游世界!而他们一切一切的消费全由国家买单。

这些恬不知耻的人分为两种:“福利诈骗犯”和“福利滥用者”。

“福利滥用者”并不违法,他们只是拒绝工作,躺在家里消遣时光,闷了就到附近的酒吧会会朋友。总而言之,就是拿着政府的津贴睡大觉,不十分过分但也不光彩,因为他们花的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福利诈骗犯”就让人义愤难平了,因为他们说白了就是骗子,编造各种理由骗国家的钱。比如,有人会谎称残疾,说自己得了抑郁症或行动不便不能工作。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太胖了,工作不了!我绝不是在开玩笑。

目前,英国关于“福利诈骗”和“福利滥用”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各种奇葩案件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每一桩都是一种刺痛。我为大家找出了最离谱的几个,苦笑着陪大家乐一乐。

首先是近日被大肆报道的“福利滥用”主角锡妮•克拉克森Sinead Clarkson。今年36岁的她几天前成了新闻头条人物。

英国福利

锡妮15岁怀孕,一辈子没有工作过一天,一直靠政府养着,而她自己乐此不疲。她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三居室里,一分钱不用交,每月还能领到1200英镑(约1.2万人民币)的生活补助。

她之所以“荣登”新闻头条,是因为她自己的著名言论,称“政府的保障体系让她觉得自己压根不用工作”。此外,她还曾怂恿自己的女儿也从政府的体系中“揩油”,在女儿才19岁时就催她怀孕,以便“享受”这样轻松毫无压力的生活。

锡妮说,大女儿梅丽莎怀孕时她高兴坏了,因为等到宝宝7月份一出生,她每月就能从政府那里多领400英镑的津贴。而梅丽莎则能免费入住政府提供的两居室。

锡妮坦承,自己没有任何技能,因而从政府领钱比找份工作简单多了。

另一个令人咋舌的例子,主角叫马克•肯普。

马克本是一名武术教练。但是他却滑稽声称自己身体有残疾,几乎不能行走,于是他每月开始从政府领取伤残生活津贴。直到有一天,有人拍到他教学生柔术的拳打脚踢,他的骗术才被揭穿。但在东窗事发前,他已经骗取了政府4万英镑。

再来看一个让你哭笑不得的例子。68岁的苏珊•罗宾逊(Susan Robinson)欺骗政府的住房和税收优惠、养老金共计3.6万英镑,最后被绳之以法。骗来的钱,她花得不亦乐乎,先后到夏威夷、巴厘岛、法国、加拿大和纽约旅游度假。

人们总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于这个国家怎样对待其最低层、最弱势群体。但是显然,英国的社保体系仍旧有很多漏洞,让很多人钻了空子。

尽管如此心酸,但我仍旧认为,国家需要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现,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庇护。

英国对人民的各种保障数不胜数,为人民的基本生活、养家糊口提供了各种帮助。这里我就简单列举几个,为伤痛的英国政府挽回一些面子:

伤残生活津贴(Disability Living Allowance):无法行走或需要他人照顾的伤残人士,包括儿童,可以免除缴税。

丧葬补贴(Funeral Payments):低收入家庭无力为家属举办葬礼时,可向政府申请帮助此项津贴。

住房补贴(Housing Benefit):工资太低而没钱交房租,无论是否在职,均可领取此补贴。

丧失工作能力补贴(Incapacity Benefit):针对由于疾病或伤残而丧失工作能力的群体。

在职补贴(In Work Credit):针对单亲家庭的固定免税补贴

低收入补助(Income Support):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财政补助

求职津贴(Jobseeker’s Allowance):广泛针对求职群体的主要津贴之一,主要面向到了劳动年龄但是失业、待业或每周平均工时少于16小时的群体。

国家退休金(State Pension):最知名的一种国家津贴,所有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均可享有

法定产假补贴(Statutory Maternity Pay):针对准妈妈们,每周一领,最多可领取33周。

推荐阅读:

英国儿童福利和投资全解析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