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論英國福利的詐騙犯和濫用者

論英國福利的詐騙犯和濫用者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你掏心掏肺,卻換來狼心狗肺。英國為人民提供了世界上最好、最全面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然而百密一疏,卻因此成為最受傷的國家。每當有人失業、待遇差、養不起孩子、交不起房租、殘疾、病痛,政府都在那裡,不離不棄。但反過來欺騙國家的人,怎能心安?

英國福利

在英國,無論你再怎麼窮苦、殘疾,都不會無家可歸、食不果腹,因為政府總會給予幫助,除非你堅持要過流浪的生活。

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沒有錯,能在公民窮苦、危難之際施以援手是一個國家應該承擔的職責。我非常支持這一體制,也非常感謝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如此多的保障和庇護。

但是,卻有這麼一群人,極其急切地要鑽國家的空子,讓納稅人和整個國家心寒。他們全靠國家養,甚至不知道工作是什麼滋味,整天逍遙度日不說,偶爾還能出國度假、環遊世界!而他們一切一切的消費全由國家買單。

這些恬不知恥的人分為兩種:「福利詐騙犯」和「福利濫用者」。

「福利濫用者」並不違法,他們只是拒絕工作,躺在家裡消遣時光,悶了就到附近的酒吧會會朋友。總而言之,就是拿着政府的津貼睡大覺,不十分過分但也不光彩,因為他們花的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

「福利詐騙犯」就讓人義憤難平了,因為他們說白了就是騙子,編造各種理由騙國家的錢。比如,有人會謊稱殘疾,說自己得了抑鬱症或行動不便不能工作。甚至還有人說自己太胖了,工作不了!我絕不是在開玩笑。

目前,英國關於「福利詐騙」和「福利濫用」的報道已經屢見不鮮,各種奇葩案件讓人匪夷所思的同時,每一樁都是一種刺痛。我為大家找出了最離譜的幾個,苦笑着陪大家樂一樂。

首先是近日被大肆報道的「福利濫用」主角錫妮•克拉克森Sinead Clarkson。今年36歲的她幾天前成了新聞頭條人物。

英國福利

錫妮15歲懷孕,一輩子沒有工作過一天,一直靠政府養着,而她自己樂此不疲。她住在當地政府提供的三居室里,一分錢不用交,每月還能領到1200英鎊(約1.2萬人民幣)的生活補助。

她之所以「榮登」新聞頭條,是因為她自己的著名言論,稱「政府的保障體系讓她覺得自己壓根不用工作」。此外,她還曾慫恿自己的女兒也從政府的體系中「揩油」,在女兒才19歲時就催她懷孕,以便「享受」這樣輕鬆毫無壓力的生活。

錫妮說,大女兒梅麗莎懷孕時她高興壞了,因為等到寶寶7月份一出生,她每月就能從政府那裡多領400英鎊的津貼。而梅麗莎則能免費入住政府提供的兩居室。

錫妮坦承,自己沒有任何技能,因而從政府領錢比找份工作簡單多了。

另一個令人咋舌的例子,主角叫馬克•肯普。

馬克本是一名武術教練。但是他卻滑稽聲稱自己身體有殘疾,幾乎不能行走,於是他每月開始從政府領取傷殘生活津貼。直到有一天,有人拍到他教學生柔術的拳打腳踢,他的騙術才被揭穿。但在東窗事發前,他已經騙取了政府4萬英鎊。

再來看一個讓你哭笑不得的例子。68歲的蘇珊•羅賓遜(Susan Robinson)欺騙政府的住房和稅收優惠、養老金共計3.6萬英鎊,最後被繩之以法。騙來的錢,她花得不亦樂乎,先後到夏威夷、巴厘島、法國、加拿大和紐約旅遊度假。

人們總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在於這個國家怎樣對待其最低層、最弱勢群體。但是顯然,英國的社保體系仍舊有很多漏洞,讓很多人鑽了空子。

儘管如此心酸,但我仍舊認為,國家需要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現,為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提供庇護。

英國對人民的各種保障數不勝數,為人民的基本生活、養家糊口提供了各種幫助。這裡我就簡單列舉幾個,為傷痛的英國政府挽回一些面子:

傷殘生活津貼(Disability Living Allowance):無法行走或需要他人照顧的傷殘人士,包括兒童,可以免除繳稅。

喪葬補貼(Funeral Payments):低收入家庭無力為家屬舉辦葬禮時,可向政府申請幫助此項津貼。

住房補貼(Housing Benefit):工資太低而沒錢交房租,無論是否在職,均可領取此補貼。

喪失工作能力補貼(Incapacity Benefit):針對由於疾病或傷殘而喪失工作能力的群體。

在職補貼(In Work Credit):針對單親家庭的固定免稅補貼

低收入補助(Income Support):為低收入群體提供財政補助

求職津貼(Jobseeker’s Allowance):廣泛針對求職群體的主要津貼之一,主要面向到了勞動年齡但是失業、待業或每周平均工時少於16小時的群體。

國家退休金(State Pension):最知名的一種國家津貼,所有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均可享有

法定產假補貼(Statutory Maternity Pay):針對準媽媽們,每周一領,最多可領取33周。

推薦閱讀:

英國兒童福利和投資全解析

分享

最新评论